欺师灭祖

    “你又弄大了我的肚子。”太太幽幽地对我叹道。

    这话是坐在饭桌边说的。

    说起来话就长了。

    曾听说有个大小伙子第一次自个儿做炒鸡蛋,研究了半天也没想
清楚是该先下油还是先下鸡蛋。我刚出来插队那会儿,不比他强多少。
没法子,读中学时功课为重,念大学一天到晚泡宿舍里,工作后每天
我出门最早回来最晚。再加上老爹烧得一手好菜却不是一个好老师,
当我百年一遇地进厨房想干点什么时,他嫌我碍手碍脚,净帮倒忙,
竟把我给轰了出来。于是从小到大,我一直是个君子,远庖厨也。

    结婚了,太太对我郑重宣布:“古人说得好,‘男主内,女主外’,
以后咱们就按这规矩办。”明知她是修正主义,可不敢吱声。网上高
人,象哈王子,琴棋书画诗,赢得娇妻欢心,自然是轻而易举。可象
咱这号无才无能的,就只有一条活路:多吃饭,少喝酒;听太太的话,
跟家里的走①。她咋说咱就咋办吧。接着是具体安排:“以后家里做
饭炒菜这项重要工作就由你负责了。”我傻眼了:“我可一点都不会
呀!”“哪有人一生下来就会,你爸不是给了你本菜谱吗?自己好好
学学去。”

    出来出得匆忙,老爹没来得及总结这半辈子的经验——或者认为
我还没到那级别,光上街买了本《每日菜谱》塞我行李里头,那架式
显着对我还没完全失望,还期望着我承继家风。

    赶紧从抽屉底下把菜谱翻出来,打开一看,又傻眼一回。举个例
子:在“蕹菜炒鲜鱿”一条下面,写着:“蕹菜一斤,鲜鱿鱼十两,
虾酱一汤匙,蒜头、姜各适量。”再下面?没啦!冬冬夏说过要嘴馋,
自个买两本菜谱就行了,我拿着这菜谱可是干瞪眼。

    函授自学是没指望了,夹个小板凳去上课吧。太太又发话了:“
我得上班,没时间,就让我弟教你吧。”妻弟是太太一手调教出来的。
这么一来,妻弟是我师父,太太成我师祖了,比我足足高了两辈。幸
亏她这派门规不严,每回见了师祖也不用行什么大礼。

    一星期观察,妻弟一进厨房,我赶紧跟进去,垂手静立一旁。再
一星期实践,拿起菜刀,哆哆嗦嗦地切出半厘米厚的肉片。好不容易
端上第一盘作品,恭请师祖、师父尝尝。如果剔除太太和妻弟笑容里
那占了大半的苦涩成分,满意的程度还是挺高的。

    妻弟一共传了我七招,刚好能从星期一对付到星期天。干了三个
月,自己也觉得这重复劳动太没创造性了。老拿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
不是好士兵,元帅是没指望了,可想当个连长啥的,不算野心太大吧?

    师父带入门,修炼在个人。上图书馆借了本《家常菜谱》,回家
藏床底下。等太太一出门,就拿出来琢磨琢磨。还好,“家常”比“
每日”详细,也不太费工夫,再自己动动脑子,给买不着的材料找个
替补。一炮打出去,还真把广大——两个——吃众给震了。

    随着一道道新招使将出来,太太在饭桌边花的时间也明显越来越
多,常是已经把碗里的饭吃光,还坐那儿留连不舍,有一口没一口地
停不下筷子。可任何美事儿都得有个代价,太太终于发现,如果说二
十岁的青春是正缓步离她而去的话,那二十岁的身材则是一溜小跑地
无影无踪了,特别是小腹那一部分。她痛苦,她失落,于是有了开头
那一幕幽怨。女人哪,毕竟是女人,从来也不会怪自己。

    写信向老爹夸耀,如意料中的,换回了他的表扬,一句“真不愧
是我的儿子”,透着子承父业的期待,和知子莫若父的骄傲。

    一边幽怨一边夸奖,二力合一作用在我身上,难免走起路有点轻
飘飘的,这些都逃不过太太的眼睛,暴风雨正在孕育着。

    一天正在灶边忙乎,太太下班进门,走过来往锅里瞅瞅:“这菜
你尝过味了吗?”瞧这问的!以咱现在这水平,还用得着尝?太太从
我脸上看见了这句话,开始升高了音调:“你上回炒菜心就忘了放盐!”
天啊!那把菜心,可是半年前放下锅的。“你到底尝不尝?”五秒钟
后,从我浑身上下没发现一点“Yes”的迹象,太太不由得(不怪
她)柳眉倒竖:“好啊 !你,你,你竟敢欺师灭祖!?”

幼耳--小的不敢